神奇的伊斯坦布尔,现代的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的第一天
09/07/2009 - 10/07/2009
37 °C
土耳其是神秘的。在飞机上,脑子里不断地回忆着“基督山伯爵”里对这个把东方和西方的奢华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国度 – 穿着镶满珍珠宝石的裙裤的五官精致的土耳其女郎慵慵懒懒地斜躺在昂贵的手工地毯上,一手支着脑袋,胳膊上的一连串的手镯垂到了肘部,另一只手的三根手指握着晶莹剔透的水烟筒。听着思春的小曲(差不多就是小昭在倚天屠龙记最后和张无忌分别时候唱的小曲吧 – 当然不是电视版的,那个似乎有些太现代!),吞云吐雾。房间里装饰着雕刻精美的铜器和银具,矮矮的小桌子上的香料器皿里点着神秘的香料,混合着水烟的味道,让人如痴如醉。
当飞机在伊斯坦布尔机场降落的时候,我带着这份想象去寻找小说中的土耳其。然而那毕竟是几百年前小说中的仙境,现实中的伊斯坦布尔以及我后来见到的土耳其其他的城市与其说神秘,不如说完美地融合了现代和传统,西方的开放和东方的宗教和习俗。
土耳其像中国,大城市都是高楼。人们大多住在公寓。从伊斯坦布尔的机场坐着地铁和有轨电车一路看见很多正在兴建的高楼大厦,其中的大部分就是民居。大马路的两边开满了大大小小的店铺和饭店,还有让我无比兴奋的小吃摊。如果不是商店的标志时刻提醒我,我几乎以为我回到了中国。当电车缓缓开入古城区以后,伊斯兰的特色便变得越来越浓厚 。每隔一小段就能看见一些圆顶的伊斯兰教堂。有些奢华的竟然有黄金的月亮小标志。(那个是伊斯兰教的标志吧)民居把被成片的饭店,宾馆,礼品店,地毯点代替。不用多问,这个地段就是外国游人居住得旅游中心。闪亮地让人睁不开眼睛的黄金首饰店摆放在玻璃橱窗的陈列让我怀疑是不是基督山伯爵的所有遗产最后被“海带”所继承,最终回流到了土耳其。 礼品店里摆放着工匠当场雕刻的铜器,各色的水烟筒,“罪恶的眼睛”的装饰品和小首饰,色彩鲜艳的土耳其的传统围巾,裙子。
当我在这些礼品店看着这些物件爱不释手的时候,耳边突然想起的伊斯兰教一日五次(日出,午饭前,日中,日落,晚上) 的祷告歌声(每个城市都有,男中音当场献唱,麦克风发挥最大功率,保证全城任何角落都能听到)。登上高楼,隐约可见教堂之外站满了做礼拜的教民,虔诚的仿佛正在接受神的召见,不时跪地,不时双手合并,而小贩则神情自若,坦然地继续他们的生意经。
Posted by suevasil 07:19 Archived in Turkey Tagged backpacking Comments (0)